高雄縣旗山區社區大學(旗美社大)開辦外籍配偶中文課的歷程,可往前追溯至民國84年七月美濃愛鄉協進會首辦了外籍新娘識字班,而今社大共規劃了三門相關課程:「多元文化與社區發展—婦女志工培訓」、「外籍配偶中文課程」、「南洋婦女親職教育班」,形成志工培訓、初級識字、生活適應等三階進程。另外,早期的學員現在已獨當一面,成立「南洋台灣姊妹會」,為自身、家庭,甚至下一代所面臨的不公平之邊緣地位發聲,以實際的行動參與社會改造。
社大目前扮演的角色仍以教育為重心。最初,旗美社大草創時期,儘管各項課程不是相當穩定,同時也需要經營社區關係,但還是先開辦了識字班教學志工的培訓課程,後來才發展了識字班和生活適應的進階班。「現在我們去有需求、但沒有人辦的社區裡開課」社大主秘邱靜慧說,近來政府與地方都在進行,許多社區發展協會或是成人掃盲班都會承辦,於是社大便更深入沒有人服務的地方。去年開始,三堂課的模式開始穩定下來,不過最大的困難還是志工來源不足,原先希望志工可以負責托育與教學,前者是讓南洋婦女安心上課的重要因素,後者則是提升教學品質的關鍵,但是鄉村的生活型態較不像都市有固定的休閒時間、交通也不方便,這些都影響了參與意願,於是連進行家庭訪問都有些困難。但是與南洋姐妹互動過後的朋友,大多會對原先的高姿態、以同情角度出發的心態有所調整,平等、尊重地相互對待,對志工而言也是一種深刻的多元文化教育。
另一個困難是取得家屬的信任。南洋台灣姊妹會秘書長吳紹文說明她們的做法是「要先和社區發展協會或村里長互動,因為她們會來上課不是因為課好不好,而是人熟不熟,家屬因為信任社區發展協會幹部或村里長才會願意讓她們來。」同時,姊妹會的學姊們也會幫忙招生,分享課堂上的點滴,提示學習的成果也會回饋家庭,進而取得家人的支持。
鍾蘭珠老師,白天在幼稚園上班,晚上就「扛著」教材去旗山、杉林的識字班教書,她的教學重點是:聽說讀寫、風俗民情與親職教育。由於學員的國籍、程度不一,有時候承擔家務或農忙會精神不濟,所以她總是同時帶好幾套教材去上課,以便隨時轉換。比方說,初級從ㄅㄆㄇㄈ教起,有些人已經熟悉,她就會穿插一些生活題材的內容,像是認識菜名等。學得較久的人也是得力的小助教,當遇上完全不會說中文的學員,她們就是最好的溝通橋樑,「不然就用肢體語言囉!」。也有個六歲孩子的鍾老師,總是能用同理心來看待南洋姊妹的需求,像是兒歌的教唱,「孩子會笑她們都不懂」,媽媽們就會感到很挫折,其實她們遠渡重洋,就是希望下一代能過得更好,因此相當關心孩子,擔心不能幫助孩子受更好的教育。除了家人不支持導致學習中斷外,有時她們也會誤以為學會注音符號就是學會中文,而沒有繼續下去,另外一項困難就是文化不同,很多辭彙無法互譯,比方說印尼人較無法理解「秋天」,因為母國裡並不存在這種季節、氣候,「我也不敢給太多功課,因為她們要扮演很多角色,其實是相當辛苦的。」現在,鍾老師會進入國小校園進行講座,讓國小師生、家屬更了解南洋姐妹,增加她們接受學習的機會。
社大的優勢是提供了多樣發展的機會,而不只是識字而已。首先是人際網路的建立,「有些人甚至是來台灣後第一次踏出家門。」鍾老師說,而上學,也是姐妹們可以有母語交談對象的時刻。另外像大陸配偶,其實不怎麼需要識字,可是還是有熱心的學員願意留下來學點東西、交朋友,也會主動教導東南亞籍學員或是幫忙帶小孩。第二就是可以去修其他課程,在社大是享有優惠的,目前就有人選了漫畫、棉紙撕畫等,尋找更多的學習樂趣。第三,姐妹們也設計南洋飲食文化的課程,透過成為教師的過程,增進了自信心。
目前政府的做法傾向拿錢出來讓民間來做,但吳秘書長從社區面來看,資源相當分散,行政部門應該先行整合。邱靜慧主秘也提出兩個盲點,一是未從師資培訓做起,需要先累積教材;二是缺乏雙向交流的教育,就是台灣人也該接受東南亞文化或文化包容的課程。
「南洋台灣姐妹會」就是更進一步,涵蓋課業之外的生活面,下一個階段將重視「二代教養」議題。北部以永和社大為基地,著重開設課程、關注政策面的移民法、教授東南亞課程、親子教育;南部則是協助社大開課、自治互助托育、種子師資培育、有計畫的校園巡迴講座、就業方案、社區互動、親職教育。如同一般非政府組織的發展困境,財源困窘成為阻力之一,因此正在尋找可維持組織永續的切入方式,攜手為更多的南洋姐妹服務、發聲。
文/王藝樺